周光瀛,出生于1971年9月,是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二分校航天四院学习点16秋机械自动化本科班学生。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414厂二车间高级技师,担任国家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技能大师庞勇班组组长。周光瀛所在的二车间,作为承担国家重点战略、战术和宇航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喷管及金属配件的研制生产任务的重要车间,为国家武器装备重点型号和航天宇航工程科研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担当,学习努力,工作表现突出,周光瀛同志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12月20日,周光瀛作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人员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7年,2017年论文《凝炼质量文化,创新质量管理》获四院班组创新一等奖;2017年被评为工厂劳动模范;2017年被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评为优秀学生;2017年所在班级被西安市教育局评为先进班集体;2017年荣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2019年10月被西安电大评为成立40周年以来的杰出校友之一。
一、端正学习态度,热爱电大学习
干航天,当一名技术工人需要经常磨砺,不断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干航天,45岁也要学!在高密度、高要求的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中,传承航天三大精神和“工匠精神”,周光瀛刻苦钻研,勇挑重担,练就和掌握了成熟的加工技能和绝技绝招,完成航天型号产品“保成功、保交付”的航天生产要求。面对航天科技工业的飞速发展,他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信息都需要新的补充和提升,产生了再学习的念头。2016年,他重新走进校园,走进国家开放大学,参加了更高层次的机械自动化专业学习,促进自己对专业理论知识更深刻、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努力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技能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航天高级技术工人。
二、珍视学习机会,处理好工学矛盾
树立开放学习、终生学习的新的学习理念,周光瀛深深感受到开放教育的好处,这确实是适合成年人在职业余学习的好形式。他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努力处理好工作、学习与生活之间矛盾。每学期开学初,他按照本学期所选课程,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制订好详细的个人学习计划,确定每日的学习安排。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的2-3个小时,持之以恒抓好个人学习、教材钻研、网上学习、认真思考,并独立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他充分运用“两平台一终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电大开放式的学习中,通过“任我学”和同学APP,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学习,完成在线作业和在线考试,把学校面授辅导与网上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网上交流。按照学校课程安排,准时到校参加面授学习,不懂之处向老师请教,提高了极好的学习效果。各科考试成绩在本专业中名列前茅。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作为班委会成员,因此建立了一个班级的QQ群,建立这样的一个网上平台是为了更方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把全班分为七至八个人一组的学习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对习题展开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同学们的学习意识,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优良的学风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运用电大所学,解决技术难题
在学习中,他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实践中去,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并从工作中提炼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运用电大所学,用工匠精神铸造航天精品。近两年来,他主要承担各型号喷管的车加工任务,每年完成各型号产品200余件,无一质量问题,从神五到神十一,他承担的型号产品全部实现成功交付。他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带领班组成员集智攻关,开展急难险重任务攻关,啃下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完成科技论文20余篇;改进设计工装30余套;某型号叉型件创新套切法节约资金400多万元;大型封头装卡加工将沿用近20年的逐点间接压紧改为整体压环压紧,提高效率一倍多;通过研究设计磨头,解决了大型壳体内径表面粗糙度屡屡超差这一困扰工厂多年的难题;在航天飞船逃逸发动机某关键复杂件加工中,克服产品形状复杂、空间尺寸多、壁薄身长、工装繁琐的难点,创新工艺路线,优化加工方法,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实现了产品“零缺陷”。某型号喷管优质品率由过去不足50%提高到98%以上;某战略型号壳体批产优质品率达到99%以上。
他工作中运用所学,为每组员打造不同学习计划,结对子,还为电大学弟们传授技艺,为他们解决技术难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认真学习。
成绩和荣誉,激励着周光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电大学习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学的不仅是知识,更进一步促进了学习和实践的结合,转化为一线生产的经验和能力,更好地提升了自己的岗位胜任能力。